close

 

主    題:認識腸病毒

作    者: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李秉穎醫師

 

腸病毒的症狀及傳染途徑

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,包括23型A群克沙奇病毒、6型B群克沙奇病毒、3型小兒麻痺病

毒、30型依科病毒及最後發現的68至71型(致死率最高)腸病毒,一共有六十幾種病毒。此種病毒世界各地都有,通常在夏季、初秋流行台灣地區因位在亞熱帶,所以全年都可能有感染病例出現,但仍以夏季為主要流行季節。

腸病毒是經由接觸、飛沫或吃進被含有病毒之糞便所污染的食物而傳染,玩具常成為幼兒間傳

染的媒介,尤其是帶毛的玩具,由於清洗不易,更容易帶有大量病毒而傳染給其他幼兒。傳染力始於發病的前幾天,在喉嚨與糞便都有病毒存在,而其腸道的病毒排出時間可以持續數週之久。一般而言,在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高。它們在家庭中有很高的傳染率,在人群密集的地方,也較容易發生傳染。

感染病毒後大約二至十天以後才會出現症狀,但是大多數感染者,沒有臨床症狀或臨床症狀極

為輕微,而大部分病例過了幾天之後就會自然痊癒。典型症狀為口腔、手掌、腳掌出現水泡、潰瘍,可能合併發燒。病程為七至十天。極少數個案,特別可能發生無菌性腦膜炎、腦炎、心肌炎、心包膜炎、麻痺等併發症。

在台灣,較常見且的是腸病毒71型,根據李秉穎醫師的診斷經驗來說,五歲以下的幼童若感染腸病毒,會有較嚴重的併發症,大約有1000~10000分之一的致死率,由於人體免疫力的基因非常複雜,所以無法確實了解為何五歲以下的幼童有較高的致死率;另外,病例也有地區性集中的情況,所以居住環境應該也是腸病毒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
如何避免腸病毒感染

目前腸病毒中,除了小兒麻痺病毒以外,沒有疫苗可以預防,所以勤於正確洗手、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,減少被傳染的機會是預防腸病毒的基本方法。

1.時時注意個人衛生,經常正確洗手。正確的洗手方法如下:

A.濕:把手淋濕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 

B.搓:兩手揉搓自手背、手掌、手指、指縫  

C.沖:用清水將雙手洗淨

D.捧:先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

E 擦:用乾淨的紙巾或烘手機將手烘乾

2.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,不要跟疑似病患(家人或同學)接觸。

3.注意環境衛生及通風。

4.罹病之學童,宜請假暫勿上課,接受治療並好好休息,同時也可避免傳染其他學童。

5.增強個人之免疫力,請注意營養、均衡飲食及運動。

6.大人回家時先換衣服或洗澡再與幼兒接觸(雖然大人本身不發病,但是仍有可能把病毒

  帶回家)

醫師認為洗手雖然是預防腸病毒的基本方法,但更重要的是,徹底洗手後,要注意不要再去接觸口鼻,因為口腔及鼻子都有黏膜,腸病毒因為洗手而停留在皮膚上的可能性較低,然而透過黏膜卻很容易繁殖與傳染,因此個人的衛生習慣要養成,除了洗手之外,要避免口鼻的接觸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erry5413 的頭像
    cherry5413

    小櫻桃心內話

    cherry54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